襄阳书院文化在现在和将来将进一步凸显古代襄阳厚重的人文历史,并打造成为鄂西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。
除重镇襄阳的官办书院外,古埠樊城也涌现了一批私立的书院,它们大多利用行帮会馆有资金、有场所的优势创立,从而在襄樊二城形成了官立、民办齐繁荣的教育格局。这些民办书院是:位于樊城交通路与马街交叉口北侧的黄州书院(黄州会馆)、中山前街与陈老巷下首的齐安书院。还有位于中山前街汉阳书院巷内的汉阳书院,廻龙寺巷内由当年韩城会馆创建的龙门书院,皮坊街徽州会馆创建的新安书院,郑公祠西河南会馆创建的河南书院,中山后街中段的三闾书院等。我市文化老人邹演存为了让书院文化得以传承,还亲自为龙门书院题书“龙门书院旧址”。并制作牌匾悬挂在旧址房前。此外,樊城还有1912年由美国福音教会在现今市一中建立的鸿文书院,同时在现今的磁器街小学建立淑华书院。
龙门书院
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,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乡。韩城办学之风兴盛,民重耕读,因而人才辈出。一代史圣、两朝状元、三朝宰相、四代世家、父子御史、父子知洲、祖孙巡抚、兄弟侍郎、南北尚书、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等传为佳话。明清两代科举中试者1396人,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,科举夺魁者仅清代就有状元1人、会元2人、解元11人,三元皆有,被誉为“解状盛区”、“士风醇茂”。明清时期,全县书院有名的有10多所。位于城北30公里的龙门镇境内,两岸悬崖相对如门,传说惟神龙可越,故称龙门,再往上游38公里就是著名的“壶口瀑布”。韩城与龙门有缘,仅带龙的地名就有很多,像龙门镇、龙亭镇、龙亭原、盘龙乡等。当年,素有文史之乡的韩城商人在樊经商时,也没忘记自己是来自文教之乡、龙门之地,他们希望人们刻苦读书,通过科考跃入“龙门”,光宗耀祖。故将坐落在樊的书院谓之“龙门书院”。
新安书院
东汉建安13年(208年),孙权分歙县为始新(今浙江淳安)、新定(今浙江开化)、黎阳(今安徽屯溪)、休阳(今安徽休宁),东同原置黟、歙两县共6县,设新都郡,晋太康元年(280年),改新都郡为新安郡。歙县属新安郡,是徽商故里,当时有“无徽商不成镇”之说。徽商不仅经商有成,而且重儒,徽州儒生在“不为良相,即为良医”的思想指导下,从医者甚多,并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医学家。在新安的传统文化里,有“新安医学”、“新安画派”。徽商“贾而好儒”,他们获利后,除扩大商业规模外,大部分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,他们广结文化名人,培养子弟读书,并不惜重金建书院、办义学。徽商的这种重儒传统在古镇樊城也得到了落实,“新安书院”便是实证。
齐安书院
《湖北建制沿革》:齐安郡,齐(建元2年高帝萧道成号,公元480年)置齐安郡,领齐安等六县合置于弋阳郡之邾(黄冈)。《清一统志》:齐安故城在黄冈县西北120里,齐置郡、县。《九域志》:黄冈有齐安镇,故郡治。此皆以齐安为郡治。黄冈自古文昌教盛,人才辈出。在北宋就建有雪堂书院,明清时期,黄冈书院林立,讲学成风。历史上,黄冈一直科甲鼎盛,科举及第为荆楚之首,由此赢得了“唯楚有才,鄂东为最”的美誉。黄帮商人讲究“和为贵、义为先”,他们在推动樊城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热衷于公益事业,齐安书院为黄冈周、余、邓、贺四姓八家修造,他们常年开设“义学”,免费收贫穷人家的子弟入学读书,黄帮商人曾为樊城的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河南书院
在河南会馆幸存的《万善同归》记事碑中有:……悉蒙襄樊旧有河南书院,前人累加整饬……兵燹……又复几于栋折檩崩,诚非所以妥神灵也。我乡目睹心伤,邀集公议,重修大殿、拜殿,再为增廓,一时诚敬感触,无不踊跃争先乐于输,将工为鸠材而庀……自此以后,惟愿同心协力以图久远昭来世……今来古往永留传。大清光绪元年三月拾五日立。碑文记述了河南书院维修一事,也从侧面见证了河南商人重视教育的具体行动。清代是河南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,清代的河南书院实现了普及化,先后设置292所书院遍布省内各个州县。黄河两岸诸府,如河南府(治洛阳)、怀庆府(今河南焦作、济源地区)等是较为发达地区,他们不仅在本省广置书院,在邻省的樊城也设置了会馆、书院,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其发达的经济和学术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三闾书院
三闾书院是由湖北武昌府所辖十县旅樊人士兴建,内奉楚国三闾大夫、爱国诗人屈原。屈原,名平,名正则,字原,又字灵均。他不但是有抱负的政冶家,而且是卓有才华的伟大爱国诗人,屈原约在楚怀王十一年(前318年)前开始任左徒(仅次于令尹)辅佐怀王,图议国事,以出号令,应对诸侯,还担任三闾大夫之职,掌管昭、屈、景三姓贵族。相传湖北秭归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为屈原故里,有石碑上书:楚三闾大夫屈原故乡乐平里。屈原是湖北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,是楚人的骄傲,富足的武昌商人在樊城建立武昌会馆时,在会馆内供奉屈原雕像,作为武昌商人心中的楷模、偶像。武帮商人经商有成后也没忘记办学助教,并在会馆内建立三闾书院,以彰显武帮商人的文化情愫。
武侯书院。原名昭明书院,建时不详。明万历初改名岘山书院,不久即由巡抚李祯岌改为武侯书院,后废。
凤山书院。凤山书院位于襄阳城南羊杜祠前,明提学道顾起凤建,后废。
冽泉书院。冽泉书院位于襄阳城南习家池,明提学道葛寅亮建,后废。
乳泉书院。乳泉书院位于襄阳城西南,今襄阳军分区后院内。《襄阳县志》载:“乳泉书院在府署东偏,知府高茂选即同知旧署改建。”“乳泉”之名来源于府治大门内的两口井,一东一西,犹如两乳。《襄阳后耆旧记》的作者刘滋生,曾在此书院任主讲。此书院与襄阳书院可能有合有分,后改为义学。
鸿文书院。鸿文书院,位于樊城樊侯祠,鸿恩教会1894年创办,1913年改为鸿文中学,是襄阳市一中的前身。
汉阳书院。汉阳书院位于朱家巷与汉阳巷之间,亦称汉阳会馆,是汉阳商人子弟读书的场所,也是汉阳商人聚会的地方。现改做市十七中教师宿舍。
纵观襄阳书院,或围绕府治周围,或坐落于市井之间,或点缀于山水田园。众多的书院无论是官办还是民筹,它们都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史上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襄阳书院数量众多、分布均细,它们与襄阳城内的府学宫、县学宫构成了我市教育史的宝贵历史遗产。
现今,襄阳城区内幸存的书院仅为樊城的黄州书院(已大修)、齐安书院和龙门书院(旧址尚存,有迹可寻),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些留存不多的教育历史遗存,条件成熟时,还可考虑在襄阳重建鹿门书院,为古郡历史增辉。
光化黉学。位于老河口市老县城村,占地面积49760平方米,原有建筑包括棂星门、登云桥(状元桥)、泮池、大成殿、名宦乡贤祠、明伦堂、射圃厅等20余处。大成殿、明伦堂等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布置,名宦乡贤祠、获文祠等置于东西两庑。现仅存南北相应的大成门和明伦堂两处地上建筑及青石板路、泮池、水井等地下遗迹和零星分布的石牌坊构件。南殿即大成门,俗称“九架九檩朝王殿”。北堂为明伦堂,系前3间后4间两栋相连,高如南殿,屋架有3架梁5架梁穿枋组合。
据明正德《光化县志》记载:光化黉学始建于宋煕宁年间,至清光绪年已多次更修,是培养生员(秀才)之地。光化黉学具有独到的特色:一是文庙学馆合二为一,面积之大实为罕见;二是建筑法式较为特殊,石木混合梁柱实属少有;三是建筑时间明确,明、清光化县志记述详尽。这些特点为抢救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。
枣阳黉学。枣阳黉学位于县城南街,现粮食局院内。据明天顺《襄阳郡志》 载,最早为元泰定元年(1324)创办,后毁于战火,洪武五年(1372)重建。现存大成殿基本保存完好。泮池及中轴线道路依稀可见,有一定的控制范围,亟待抢救。
谷城夫子庙。谷城夫子庙位于城关东南,为宋代哲宗时的县令狄栗所始修。时任光化县令的文章大家欧阳修与狄栗友善,特作《夫子庙碑》记之。在这篇碑记里,欧阳修借题发挥,洋洋洒洒,写了700余字。他写道:“大宋之兴,于今年八十年,天下无事,文修礼乐,尊儒术以文太平之功。”“谷城令狄君栗为其邑未逾时,修文宣王庙于县之左,大正其位,为学舍于其旁,藏九经书,率其邑之子兴于学。”“谷城为县政久废,狄君居之,期月称治。又能尊国典修礼兴学,……可谓有志之士也。”狄栗修的夫子庙,是谷城公办学校的开始。
夫子庙当时建于县城东南佑圣观的右侧,宋末毁于战火。元代重建,明崇祯十年又毁。清初修复,清末再毁,现在旧址已不存。惟有欧阳修的《夫子庙碑》一文尚存于《谷城县志》和《中华文学选》,供我们凭吊和玩味。
本栏照片均由施锦华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