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院是中国古代官府或私人所立讲学肄业之所。书院萌芽于唐,推行于五代,至宋大盛,明清仍盛,惟多数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。清末废科举,改为学校。
清代著名经学家黄以周(1828一1899年)在《史说略·论书院》中这样讲述:今之书院,在古为天子藏书之所,其士子之所肄业者,在汉谓之讲堂,为书院之权舆。其名实始于唐开元之丽正(开元六年,设丽正修书院),丽正本曰修书院,乃乾元之旧殿,后又改为集贤殿书院。至宋有白鹿、石鼓、岳麓、应天府四书院,其地不在朝省,而有天子之赐书,故额之曰书院。
襄阳府及所辖各县设立书院,自元以来即已逐步推行,到了清代已达到鼎盛。据《襄阳府志》和《襄樊教育志》记载,自元至清,襄阳府及所辖各县书院21所(不包括民办),其中襄阳府设乳泉书院(府署东)、襄阳书院(现市委党校院内)、岘山书院(府学西隙地)、鹿门书院(襄阳大北门内)。襄阳县设隆中书院(城西隆中)、凤山书院(岘山羊侯祠)、冽泉书院(城南习家池)。而襄阳鹿门书院规模、名望皆在襄阳众多书院之上。方志记载:鹿门书院在襄阳城大北门内,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守道鲁之裕以用试院改建,初名荆南书院。书院分东壁西园两院,共斋房33间,上下厨房17间,字藏一所。西面有奎星阁,竖孔子像,东面有闻喜亭,前面有寿岂堂,后面有景行堂。光绪九年(1883年),守道黄彭年捐赠图书1.2359万卷,放置在景行堂左边,并规定看书条规,设斋长两人司其事。
模印有“文庙”字样的古砖,笔者和襄阳五中退休历史教师李治和均有收藏,细心的游客或许也发现过,在襄阳古城墙体上仍砌筑有“文庙”字样的古砖,这些古砖体形硕大、质地坚实,难怪古人把它们当作城砖利用上了。这文庙是什么建筑?又在现今的什么地方呢?
封建社会,每个王朝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和政治的需要,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教育制度。随着王朝的更替,教育制度也时有变化。汉平帝时,明确规定:郡设学(国学)、县设校、乡设庠、聚(村)设序。当时从中央(太学)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封建的教育系统,其教育方针是“尊孔读经”。
襄阳立学起于东汉末年,当时东汉都城太学被废,不少学人南迁,荆州刺史刘表在治所襄阳设立学业堂,唐宋时,襄阳不仅有府学宫还有县学宫。
文庙铭文砖
学业堂
东汉末年刘表治荆州时,襄阳的教育事业曾一度空前繁荣,他“开立学宫”,最有名的当属学业堂。据《下荆南道志》载:“学业堂,城南二里,诸葛武侯读书处。”据说当时洛阳的太学被烧毁后,刘表就办了这所学校。诸葛亮刚来襄阳时尚年幼,就在学业堂就学读书。
当时除官学外,尚办有私学。尹默由蜀远游荆州,从司马徽、宋忠受古学。向郎师事司马徽,与徐庶、庞统皆友善。襄阳人杨虑,有门徒数百人,颍容博学多才,聚徒千余人。
由于刘表大力创办学校,于是巨生鸿儒云集襄阳。他委派宋忠、綦母闿收集整理五经章句,令杜夔、杜曜研究音乐。凡远道而来的学者,“安抚赈赡,皆得资全”。刘表“爱民养士”之名不胫而走。
襄阳官学、私学的兴办,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。除了名贯古今的诸葛亮外,还有刘备的另一军师庞统,任蜀国侍中的宜城人马良,任丞相参军的马谡、廖化,任丞相长史的襄阳人杨仪,任巴郡太守的襄阳人董恢,以及有名的外交使者南阳人陈震等。诸葛亮在学业堂的同学徐庶,曾任曹魏御史中丞,石广元任典农校尉,孟公威任凉州刺史。其他在襄阳求学的外地人,如魏禧在魏成为儒宗,潘睿在吴官居太常,尹默、李撰回蜀后在学术上均有很大成就。
由此推则,学业堂是汉末一所官办的学校,在当时的规模是相当大的,规制也较高,地址当在现在的庞公路一带。
鹿门书院
鹿门书院位于襄阳城内大北门、今襄阳市政府家属院第五生活区院内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以旧试院改建,初名荆南书院。乾隆四年(1739年)改名鹿门书院。书院分东壁、西园两院,斋房33间。西面建有魁星阁、塑孔子像;东面建闻喜亭,后面建景行堂,前面建寿岂堂。厅阁楼堂之间浚池垒山、栽花植木,环境非常优美。光绪九年(1883年),宁道黄彭年捐赠图书12359卷,并订看书条规,设斋长两人司其事。主持书院的初称山长,后改称院长,负责讲学。另设首士1人,负责办理生员生活事务。此外,在生员中选举学长1人,为人员办理有关学习事宜。学院经常聘请有名望的学者讲学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单懋谦,就曾在鹿门书院讲学,并把讲课费奖给优秀学生。据传当年有留日归国的留学生在此任教,并带有日本来的留学生在此学习。
鹿门书院经费,主要来源于学田收入,岁入银251两,钱1878串。书院教养相资,不收学费,并订有津贴寒士膏火规章,供给寒士生活费用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前,襄阳府境内共开办书院21所,至二十八年,襄阳府只剩1所鹿门书院,辖县尚有书院10所。同年,鹿门书院也改为襄阳府中学堂。三十一年又改为襄阳府简易师范学堂。鹿门书院从乾隆四年修建,到光绪二十八年消亡,共历163年,为安(陆)、襄(阳)、郧(阳)3州的教育,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襄阳府中学堂开学纪念
县学宫
始建于唐代,北宋庆历五年(1045年)迁入城内,位于襄阳城西北隅的积仓巷,现襄阳五中校园内。这里毗邻繁华热闹的北街,紧靠高大宏伟的昭明台,古朴宁静,素雅清幽,是一处读书学习,修身养性的好地方。
县学宫的主体建筑前,是泮池。它开凿于道光二年,池呈半圆状,其半径约10米,碧波涣然,从一单孔石桥下流过,和风送暖,波光粼粼。民间传说,谁要是从桥上走过,日后就可以金榜题名,高中状元,所以这座石桥被称为“状元桥”。
过了状元桥,在庭院中间,突兀着一座石坛,坛高3尺,十字结脊,四面有精美的雕刻护栏,这就是“杏坛”。
过杏坛而往北,就是供奉孔子神位的地方——县学宫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了。现存的大成殿,重建于道光二年,虽历经百年风雨,仍然巍峨奇伟,气象庄严。殿为6柱5间,通面阔17.8米,通进深11米,重檐飞翘,斗拱交错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殿下砖砌台基约高1米,台下铺陈二龙戏珠玉雕板一块,板上两龙飞翔,争戏一珠,盘绕升腾,栩栩如生。据说这里过去是生员们拜祭孔子的地方。殿基下两侧各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,惜年长日久,字迹均已漫灭。
1901年清政府宣布“新政”。翌年,襄阳府中学堂成立,校址就设在县学宫。从此,襄阳的教育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,陈旧的四书五经被先进的科技文化取代。革命先躯萧楚女、谢远定等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火种,培养了黄火青等一批栋梁之才。新中国成立后,襄阳五中的面貌日新月异,据不完全统计,1949年至今,共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。
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内的县学宫旧址
隆中书院
隆中书院的前身是武灵王学业堂,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。元代末,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,称隆中书院。明初,隆中诸葛亮故居逐渐荒废,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到隆中拜谒时,看到书院荒废,几经筹划,才得以恢复。清初,历任官员不乏修缮,使其建筑得以保留至今。1987年国家旅游局拨款恢复隆中书院。
襄阳书院
襄阳书院在襄阳城内西南、今襄阳市委党校院内,历史上又称府贡院、试院。清代县考合格的生员(俗称秀才),进京赶考前必须参加府的会试,试院即是生员会试的场所,俗称校士馆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守道赵宏恩将试院由荆州北街迁来此地。后经历代捐赠维修扩建,道光年间襄阳书院已占地3万余平方米,西抵米花街,北靠红花园。书院内房屋布局严密,除考生试文所(即考场)外,另有唱名授卷所、监考官住所等,堪称鄂西北重要教育设施。每年6县1州来此参加考试的生员多达千余人,而送考陪考者不计其数,整条巷子热闹非凡,遂被人称为校士街。辛亥革命后旧学被废,“五四”前后书院内兴办了第一所染织学堂,并附有实习工厂。1929年、1930年改建为鄂西北第一所省立完全小学十二小。1938年学校迁郧阳后,国民党的专员公署迁入。建国初期,为中共襄阳地委机关所在地,后作为中共襄阳市委党校校园至今。现原址留有石碑一幢,上书“襄阳书院”四个大字,上下款为:“大清雍正四年冬十月 襄阳郡守大梁高茂选捐”。
襄阳府黉学
襄阳府黉学又名府学宫,位于襄阳城内东南,今市委老干局附近。
据明天顺年间(1457—1464年)编撰的《襄阳郡志》记载:本府儒学在郡城之东南,元季兵焚,惟大成殿存。洪武初年,知府张善、教授王子善重建前庙后学大成殿3间,两厦东西庑各9间,戟门3间,棂星门3道,泮池棬洞桥3座;在棂星门内还建有神厨库房各3间,另有宰牲房1间与神厨相连;大成殿东边有旧的明伦堂3间,大成殿两侧有东西耳房各1间;建筑主体的东西各有4栋斋房,东边的曰“时、习、止、善”,每栋斋房各3间。但天长日久,有的房屋缺乏维修濒于倒塌,景泰七年知府元亮进行了维修和扩建,增加了馔堂、学门等建筑,还增设了射圃1所,开凿了水井2口。时光过去了400多年,在清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王万芳编撰的《襄阳府志》“府学宫图”,对此有比较详尽的描绘,还与400多年前的记载基本一致。
可惜的是,到上世纪60年代,只能看到黉学的极少遗存,现在已是踪迹全无,只能从史料中来体味了。
《襄樊市教育志》记载:府学宫大成门前有大中门,后有大成殿,左有名宦祠,右有乡贤祠。大中门旁立掖门,外立碑亭,大成殿后有明伦堂,学宫内还有忠义孝梯祠、启圣祠、文公祠和文官、武官两厅,学宫外有节孝祠,偏东有崇圣祠。其修建经费均由官、民共筹。可惜的是,上世纪70年代建干休所,学宫被全部拆除。据襄阳五中退休历史教师李治和讲,在明代,府学宫曾供奉过诸葛孔明,因此也曾一度称之为“先师庙”,襄阳城内的百姓不必去隆中在城内就可敬奉孔明了。
凤栖书院
凤栖书院位于襄阳城东郊二公里陶家湾,即今襄阳市气象局附近,由庞靖侯祠演变而来。庞靖侯祠是祭祀汉中郎将关内侯庞统的祠宇,原是庞统的故居,庞统建安十九年(214年)进围雒县(今四川广汉北)率众攻城时,中流矢而卒。人们为了纪念他,在其故宅基地上建起庞靖侯祠,后改为云封寺。明正德中,都御史陈雍怀念庞统生前才智功绩,将云封寺改为凤栖书院(时人称庞统为凤雏),并配以司马德操(司马徽)同祀,里人侍御史曹璘特作碑记,碑铭《凤栖书院》,立于书院前。此碑现由市文物处收藏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庠生张应时、吴纳等复建为庞靖侯祠,并置田二十四亩,供祠作修缮祭祀之费用。到清末,尚存祠正殿3间,厦房2间。1935年襄阳遭遇特大洪水,祠宇全被冲毁。后由当地群众捐资,在旧址重新修建平房4间,以祀之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一度改为学校,今存遗址可寻。
关于“学宫”一词的来源,1961年3月,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》在《甲骨文·金文中的学校》一章中有辟雍一谓之学宫,学宫者,所谓天子之大学曰辟雍是也。《王制》云:大学在郊,天子曰辟雍,诸侯曰泮宫,是其说也。然则两铭,彼云辟雍,此云学宫,名异而实同。
南北朝时,皆于坊内立孔颜庙。唐贞观四年各州县即普遍建立孔庙。因孔庙设在学宫旁,故学宫也被统称为“文庙”、“孔庙”、“夫子庙”,文庙的平面布局由南至北分别有照壁、棂星门、泮池、大成门、大成殿、崇圣祠和东西庑(俗称廊房)等组成。其中有一些是文庙特有的建筑和专用名称。如“泮池”,它是一座架着石桥的圆形或半圆形的水池,来源于《周礼》中的“辟雍”,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。人们踏上泮池,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。棂星门是一座挺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楼式建筑,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,通过棂星门,就可以得到神灵保佑。大成殿是取孔子集历代圣人之大成之意,是文庙的主体建筑,位于全庙的中心,殿内供奉孔子及孟轲、颜回等人,后殿为崇圣祠,为供奉孔子父母和五洲祖先的地方,大成殿东西庑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像。
隋炀帝始建进士科,科举制度产生,人们对文庙的敬奉程度也迅速升级。《文献通考.学校考》自唐以来,州县莫不有学,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矣。欧公欧阳修《襄州谷城县夫子庙记》言衰乱之后,荒陋之邦,往往庠序颓圯,教养废驰,而文庙独存。长吏之有识者,以兴学立教,其事重而费巨,故姑葺文庙,俾不废夫子之祠,所谓犹贤乎已。
据《襄樊市教育志》统计,由唐至清,襄阳县考取的进士有75人,其中包括明洪武中擢进士第一(状元)的任享泰。
在封建社会,统冶阶级利用太学和府州、县学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,所以教育学生不要务农,而要去做官,做了官,“禄”也在其中了。这些被选中的人材要对国家的“养士之仁”感恩戴德、尽忠尽孝,做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。
如今襄阳城内的府学宫已荡然无存,县学宫有幸成为历史遗迹,它是封建社会襄阳教育的一个“缩影”,是我市教育史的宝贵遗产。
(除署名外,本版照片均由施锦华提供)